听新闻
放大镜
“公益诉讼+”助基层社会治理破层出圈 云龙检察创新探索公益诉讼协同共治新实践
2023-10-23 09:24:00  来源:江苏法治报  作者:尹杰 刘维 张旭

  古彭大地,源远流长,山水交映,钟灵毓秀。浸润于此的徐州市云龙区婉转萦回,传承发扬这座古邑名城的深厚底蕴,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鲜明底色,推动城市功能、形象品位、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承载力显著增强。如何立足检察职能,以高质效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孜孜不倦的价值追寻。

  聚焦民生福祉,刷新“云龙颜值”

  在办公楼、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然而,检察官在深入走访调查中发现,AED标识不统一、取用不方便、查找不快捷等情况普遍存在,无法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足够保障。

  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立案程序,邀请卫健、急救等10余家单位负责人就AED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厘清责任主体。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职能部门组织全市条线开展专项整改活动,与商用地图公司合作,将300余台AED设备点位信息上传至群众日常应用的商用地图网站,并构建急救车辆、AED设备一体化的调度体系。

  “我们坚持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融入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谋划部署,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护、涉农社区集体资产保护、道路交通守护等,该院以公益诉讼为抓手,不断刷新着基层社会治理内外兼修的“云龙颜值”。

  全力攻坚克难,树立“精治”形象

  历经八十载岁月洗礼,坐落于徐州市云龙区文化路18号的“中央银行徐州分行旧址、中央银行徐州分行收兑处旧址、远东旅社及日本国银行旧址”,木质结构早已破败不堪,存在消防、危房公共安全隐患。

  为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文物保护,该院辗转数家行政机关调取文物产权档案10余份,充分理清产权归属,明确主体责任,牵头组织文物、住建、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开展案件专题研讨会,推动文物部门督促文物产权单位进行文物修缮,通过上下一体推进,督促系统治理,让文物建筑既“留”得住,更“活”起来。

  在开展文物保护专项行动中,该院始终坚持文物修复与后期保护并重,将公益诉讼履职效果切实转化为文物保护效能。近年来,共办理申朝宗烈士墓提质改造、恢复“红旗渠”精神系列文物历史风貌等公益诉讼案件10余件,为徐州文物和文化遗产树牢坚实的保护屏障。

  靶向协同发力,打造“共治”品牌

  自省、市检察院部署开展“六长出题”专项工作以来,云龙区检察院锁定党委政府关注、代表委员关心的工作重点,全面梳理人大代表公益诉讼建议,针对性开展消除黄山街道部分小区、企业相邻围墙安全隐患专项行动。经调查发现,墙体存在多处倾斜、裂痕等严重问题,恰逢正值“七上八下”防汛关键期,雨季积水更易导致墙体损坏,为周围1700余户居民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该院公益诉讼团队先后多次进行实地调查,会同相关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召开案件磋商专题会议,针对涉及墙体整改问题开展履职听证,提出可行性整改方案,细化16项具体举措,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赢得社区居民和相关企业的一致赞许。

  从“危险墙体”到“牢固屏障”的悄然变化,是该院答好“六长出题”的一个缩影。

  为推动“六长出题”工作落实落细,该院分别与人大、政协建立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探索“个案办理+专项监督”公益诉讼新模式,充分运用“人大+检察”联动监督机制,在辖区街道成立驻人大代表联络站检察工作室,打造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沟通联络的高效平台,助力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截至目前,已就绿化带保护、公共安全保障等10余件公益诉讼案件进行立案。

  编辑:李华杰